1-當年度主推議題 |
1-1-1 |
2-領導力與歸屬感:健康學校政策 |
2.1學校領導者與行政團隊運用多元管道(如line、臉書、活動、會議、標語、家長座談等),倡議健康促進學校的重要性 |
2-1-1 |
2.2學校制定符合全校取向的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並經校務會議提案討論通過 |
2-2-1 |
2-2-2 |
2.3結合或參與公部門(教育局、體育局、衛生、農政單位或公所等)共同辦理的健康促進議題相關活動 |
2-3-1 |
2.4學生參與公部門及校本健康策略推動,達到倡議與賦能的目的 |
2-4-1 |
3-素養導向健康教學 |
3.1教職員在校實踐健康行為,以作為學生養成健康行為的學習楷模 |
3-1-1 |
3.2教師接受到生活技能訓練或規劃多元彈性教學模式,使學生接受素養導向課程學習,以做健康行動的決定 |
3-2-1 |
3.3在平常或課餘時間,教職員主動關心及指導學生實踐健康生活 |
3-3-1 |
4-支持性環境:學校物質環境與網頁建置 |
4.1學校藉由控制和改善環境中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因素以提供適合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 |
4-1-1 |
4.2學校具備支持環境的永續性作為 |
4-2-1 |
4.3建置健康促進學校網站,並置於學校網站首頁,資料能隨時更新,提供學生及家長健康訊息,推廣健康觀念 |
4-3-1 |
5-支持性環境:學校社會環境 |
5.1學校運用社會情緒學習,加強人際互動的能力、幫助師生建立的良好人際關係並建立自尊和自信 |
5-1-1 |
5.2學校運用各種策略或設備設施,營造社會情緒環境、建構愉快的校園氛圍 |
5-2-1 |
5.3學校有評估機制了解學校社會情緒環境營造對師生的影響 |
5-3-1 |
6-社區連結與合作:健康服務 |
6.1學校應用地區衛生單位、醫療資源,提供健康與醫療服務 |
6-1-1 |
6.2學校主動聯繫學生、家長、教職員工,協助進行其自主健康管理 |
6-2-1 |
6.3配合社區健康需求,提供社區家長或民眾相關健康資訊或服務 |
6-3-1 |
7-社區連結與合作:學校社區關係 |
7.1學校實施正式或非正式課程、健康活動、研習訓練時,有邀請社區人士共同參與,發揮學校健康促進之影響力 |
7-1-1 |
7.3學校成員積極參與所在社區辦理之社區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7-3-1 |
8-特色 |
8-1學校推動健康促進計畫特色 |
8-1-1 |
9-向下扎根 |
9.1連結幼兒園共同進行健康促進議題的推展活動,以收向下扎根之效 |
9-1-1 |